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概况
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以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目标,以重庆本土公共问题解决为重点,充分发挥我校经管类特色与社会学学科群优势,坚定特色化、错位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助力重庆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发展。专业依托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社会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等5个本科专业而建,有重庆市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动态研究咨政中心(重庆市教委直属智库)、医保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院(与重庆市医保局共建)、人口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与重庆市卫健委共建)等科研平台作为支撑。拥有38名专任教师、15名行业教师共同组成的双师型导师团队,专任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行业教师均为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专业教师有重庆市英才计划·名家名师、重庆市“巴渝新秀”理论类青年文化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巴渝学者·青年学者等省部级人才,其中教授占比50%,博士占比78.9%,师资力量雄厚。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0多项、省部级项目近100项,科研经费2000多万,多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20多篇咨政报告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领导批示,科研服务社会能力显著。
二、培养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系统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管理、政治、经济、法律、现代科技等方面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
三、培养方向
1.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以提升公共财政绩效和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面向财税、金融、发改委等部门培养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专业人才。
2.人口发展与健康政策。以人口迁移中的社会治理和老龄社会下的人群健康服务为重点,面向卫健委、医保、人社、民政等部门培养人口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
3.城乡规划与自然资源管理。以山区国土空间治理信息化和山区城乡融合发展用地保障为重点,面向城规、市政、城管等部门培养城乡规划与自然资源管理专业人才。
4.网络舆情管理。以网络舆情风险评估与危机干预为重点,面向各级党政部门、宣传、网信、公安、传媒、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培养网络舆情管理专业人才。
四、学制与学习年限
MPA研究生标准学制为3年。实行2-5年的弹性学制,MPA研究生获得正式学籍后在校学习年限最短不少于两年,最长不超过5年。
MPA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学分且符合毕业和授予学位其他相关条件者,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公共管理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和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准予毕业并授予学位。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结构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采取学分制。学生毕业必须最低必须修满38学分,其中专业核心课20学分,方向必修课8学分,方向选修课8学分,社会实践2学分。
六、培养方式
1.全程双导师制培养。依据学生自愿选择,每名学生配备1名专业教师与1名行业教师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全程负责指导学生课程学习、社会实践与学位论文研究。
2.双师型团队授课。课程教学由专业教师与行业教师构成“双师型”团队,共同承担研究生培养工作。担任专业核心课的教师应为专职教师,并具有相关学科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每门核心课程配备至少2名教师,同一名教师原则上不作为不同核心课程的核心成员。专业方向课程,每门课程必须有1位行业导师参与授课。
3.多元、互动的教学方式。综合运用讲授、研究、案例分析、 体验、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把多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必修环节与考核
必修环节共2个学分,包括计学分的社会实践与不计学分的学位论文两部分。其中,社会实践2学分,时间为3个月,第3学期11月至次年1月进行。社会实践以专题调研形式开展,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专题调研结合学生实际工作开展,也可以结合毕业论文选题进行相关调研。调研成果可以是案例分析,也可是调研报告,但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且字数不低于8000字,最后由指导老师进行评价,作为考核依据。
八、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包括个人培养计划中所规定的学分完成情况、必修环节的完成情况、思想品德、业务学习和科研能力等在内的综合考核,一般在第四学期期中组织中期考核。考核结束后,考核小组按合格、暂缓通过、不合格做出结论。对考核不合格的视情况给予研究生延长学习期限或终止学习的建议,经考核小组组长签字后报研究生院审核。
九、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选题应体现专业学位特点,选题紧密结合公共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鼓励学生选择与自己岗位或工作领域相关问题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学生应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展开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或改进措施。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经过开题、写作、答辩等环节完成,论文开题时间至少在答辩前半年进行,论文正文字数应在20000字以上。
十、个人培养计划基本要求
MPA教育中心及导师应根据MPA研究生的兴趣特长、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按照培养方案,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统筹安排研究生培养各阶段任务,促进理论学习、专业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体现个性化培养和因材施教原则。
MPA研究生应在入学后3个月内,依据本学科培养方案的要求,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和提交《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社会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附件1:
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类别 | 编号 | 课程名称 | 总学时 | 学分 | 学 期 | 开课学院 | 考核 方式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必 修 课 20学分 | 专业核心课 (20学分) | 1 | 研究生英语 | 48 | 2 | √ | 外语学院 | 考试 | |||||
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考试 | |||||||
3 | 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 | 16 | 1 | √ | 公管学院 | 考试 | |||||||
4 | 公共管理 | 48 | 3 | √ | 公管学院 | 考试 | |||||||
5 | 公共政策分析 | 48 | 3 | √ | 公管学院 | 考试 | |||||||
6 | 社会研究方法 | 48 | 3 | √ | 公管学院 | 考试 | |||||||
7 | 政治学 | 32 | 2 | √ | 公管学院 | 考试 | |||||||
8 | 公共经济学 | 32 | 2 | √ | 公管学院 | 考试 | |||||||
9 | 公共伦理学 | 32 | 2 | √ | 公管学院 | 考试 | |||||||
选修课 16学分 | 方向必修课 (8学分) | 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方向(8学分) | |||||||||||
1 | 西方公共政策理论前沿 | 32 | 2 | √ | 公管学院 | 考查 | |||||||
2 | 新制度经济学 | 32 | 2 | √ | 公管学院 | 考查 | |||||||
3 |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 | 32 | 2 | √ | 公管学院 | 考查 | |||||||
4 | 当代中国公共政策专题研究 | 32 | 2 | √ | 公管学院 | 考查 | |||||||
人口发展与健康政策方向(8学分) | |||||||||||||
1 | 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 32 | 2 | √ | 公管学院 | 考查 | |||||||
2 |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 | 32 | 2 | √ | 公管学院 | 考查 | |||||||
3 | 人口健康专题研究 | 32 | 2 | √ | 公管学院 | 考查 | |||||||
4 | 人口统计方法与技术 | 32 | 2 | √ | 公管学院 | 考查 | |||||||
城乡规划与自然资源管理方向(8学分) | |||||||||||||
1 | 土地资源管理前沿理论与实践 | 32 | 2 | √ | 公管学院 | 考查 | |||||||
2 | 国土空间规划专题 | 32 | 2 | √ | 公管学院 | 考查 | |||||||
3 | 国土空间数据采集与应用 | 32 | 2 | √ | 公管学院 | 考查 | |||||||
4 | 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专题 | 32 | 2 | √ | 公管学院 | 考查 | |||||||
网络舆情管理方向(8学分) | |||||||||||||
1 | 网络传播学前沿专题讲座 | 32 | 2 | √ | 公管学院 | 考查 | |||||||
2 | 舆情管理理论与实操 | 32 | 2 | √ | 公管学院 | 考查 | |||||||
3 | 网络舆情大数据挖掘与分析 | 32 | 2 | √ | 公管学院 | 考查 | |||||||
4 | 舆情危机理论与干预 | 32 | 2 | √ | 公管学院 | 考查 | |||||||
方向选修课(8学分) | 1 | 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专题 | 32 | 2 | √ | 公管学院 | 考查 | ||||||
2 | 应急管理 | 32 | 2 | √ | 公管学院 | 考查 | |||||||
3 | 政府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 | 32 | 2 | √ | 公管学院 | 考查 | |||||||
4 | 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 | 32 | 2 | √ | 公管学院 | 考查 | |||||||
5 | 社会组织管理 | 32 | 2 | √ | 公管学院 | 考查 | |||||||
6 | 电子政务 | 32 | 2 | √ | 公管学院 | 考查 | |||||||
7 | 领导艺术 | 32 | 2 | √ | 公管学院 | 考查 | |||||||
8 | 公文写作 | 32 | 2 | √ | 公管学院 | 考查 | |||||||
9 | 中国古代治国通论 | 32 | 2 | √ | 公管学院 | 考查 | |||||||
10 | 宪法与行政法学 | 32 | 2 | √ | 公管学院 | 考查 | |||||||
必修环节 (2学分) | 1 | 社会实践 | 2 | √ | 公管学院 | 考查 | |||||||
2 | 硕士学位论文 | √ | √ | 公管学院 | 考查 | ||||||||
总学分 | 毕业应修总学分38分 |
附件2:
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研究生主文献目录
一、著作 | ||||||
序号 | 名称 | 作者 | 出版时间 | 出版社 | ||
1 |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 塞缪尔·亨廷顿 | 2008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2 | 民主的模式——36个国家的政府形式和政府绩效 | 阿伦·利普哈特 | 2017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3 | 政治与市场 | 查尔斯·林德布洛姆 | 1997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4 | 公共行政学经典 | 杰伊·M.沙夫里茨、艾伯特·C.海德 | 2019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5 | 中国政治 | 汤森、沃马克 | 2010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
6 | 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现代世界形成过程中的地主和农民 | 巴林顿·摩尔 | 2013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7 | 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 | 尼古拉斯·亨利 | 2017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8 | 公共管理中的量化方法:技术与应用 | 苏珊·韦尔奇、约翰·科默 | 2003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9 | 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 |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 2018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10 | 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 | 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 | 2021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11 | 民营部门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 | E. S. 萨瓦斯 | 2017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12 | 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 | 特里·L·库珀 | 2010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13 | 公共行政的精神 | 弗雷德里克森 | 2013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14 | 决策过程 | 林德布洛姆 | 1988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15 | 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 | 约翰·克莱顿·托马斯 | 2014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16 | 公共政策评估 | 弗克兰·费希尔 | 2003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17 | 规则制定——政府部门如何制定法规与政策 | 科尼利厄斯·M·克温 | 2007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18 | 美国地方政府 | 文森特·奥斯特罗姆 | 2004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19 | 官僚制内幕 | 安东尼·唐斯 | 2017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20 | 政策分析八步法 | 尤金·巴达克 | 2020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二、期刊 | ||||||
序号 | 期刊名称 | 主办单位 | ||||
1 | 公共管理学报 | 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
2 | 中国行政管理 |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 ||||
3 | 中国社会科学 |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 ||||
4 | 管理世界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
5 | 电子政务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
6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 中国人民大学 | ||||
7 | 人口研究 | 中国人民大学 | ||||
8 | 中国土地科学 | 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 ||||
9 | 新闻与传播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 ||||
10 | 经济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